400年以前,意大利人把《论语》传入西方世界,并翻译成西班牙语、法语、葡萄牙语等版本,风靡西方国家,如今孔子学院遍布五大洲,使更多人了解到中国文化,促进交流和发展,正体现了“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儒家思想。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各地掀起汉语热潮,与此同时研究领域也将中国作为研究和学习对象。2019年9月24日25日,秘鲁首届拉美亚非研究学会(ALADAA-Perú)论坛在首都利马成功举办。70余名专家学者在27个分论坛做了共计81场报告,主题包括亚非国家的移民、政治、经济、文化等。秘鲁拉美亚非研究学会主席José León Herrera、秘鲁圣马尔克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协调员Carlos Aquino等学者出席了会议,并提到本次研讨会对秘鲁亚非研究意义重大,标志着秘鲁亚非研究开启了新时代。他们很高兴有很多秘鲁中青年学者对亚非研究感兴趣,能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去认识了解研究亚非,期待大家未来产出更多优秀的学术成果。里卡多帕尔玛大学孔子学院教师李思莹以“在西班牙语和汉语语言文化为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问题”为主题的报告参加了此次论坛。(图一 论坛会场报告)她从自身教学经历出发,从语境导向、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教师和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三个方面阐述了跨文化交际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关系,并强调学习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文化,二者不能分离,并介绍了孔子学院,作为平台向大家展示中国文化、教育、经济、科技等领域,并发展汉语教育,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汉语人才需求。里卡多帕尔玛大学孔子学院往届优秀志愿者李博雅结束任期后于天主教大学攻读历史学博士,会上对秘鲁华人参政情况按时间发展顺序进行了简单梳理。她认为华人参政不仅象征着秘鲁华裔在秘鲁社会的进一步融合,也是华人自身政治认同成熟的标志,同时还是出于秘鲁社会对华人群体的客观需要。里卡多帕尔玛大学孔子学院每学期除了召开关于语言、翻译、文化、历史、哲学等学术讲座,也邀请大使馆、各领域专家和中资公司人才前往孔院举办各类讲座,扩大受众群体,促进孔院专业化、多元化发展,切实落实孔院发展宗旨。

 

论坛会场报告

 

9月26日,我院教师代表李思莹前往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秘鲁大使馆参加为何莲香女士颁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仪式。(孔院教师与何女士合影)李昀代办在致辞中表示,何莲香女士自年少时期就积极投身抗日救国事业,始终活跃在中秘友好交流的第一线,为中秘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天何莲香女士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仍然为加深两国人民了解和友谊、推动两国务实合作而不懈努力。正是在以何女士为代表的广大旅秘华侨华人努力下,中秘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取得长足发展。两国合作惠及两国人民,无数人为中秘友好注入不竭动力,传统友谊不断加深。希望大家继续携手努力,为中秘友谊贡献更大力量。何莲香女士于2018年1月29日,受聘于里卡多帕尔玛大学孔子学院中方合作院校–河北师范大学的秘鲁研究中心终身荣誉主任,聘任仪式上何女士表示,在未来的岁月,将继续义无反顾地为中秘友好事业发挥自己的力量,将不竭余力地在拉美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拉美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

 

孔院教师与何女士合影

 

据统计,秘鲁侨华人的总人数已发展到约130万人,其中土生华裔或混血华人后裔约120万人,4%-8%的秘鲁人口拥有华人血统。秘鲁是拉美地区华侨华人人数最多、移民历史最悠久的国家。里卡多帕尔玛大学孔子学院秉承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理念,帮助华人移民后代培养身份认同,开设“少儿国学班”,到今年9月,已经顺利开班一周年。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识,不同的文明有各自的色彩,不同的国家有各自的国情,彼此间人民的互相交流,文化是重要纽带。国与国间的相识相知、信任合作,离不开对对方文化的理解、了解和尊重,文化往往是互利互信、合作共赢的牢固基础。如今孔子学院走向世界,博大精深的孔子儒学影响了中国文明史,正如400年前一样,儒家文明也成为中国与世界文明对话的纽带,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

Compart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