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由孔子学院拉丁美洲中心、北京语言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拉丁美洲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智利作家“跨越大洋的文学对话”在北京举行。活动邀请了智利著名作家、前智利作家协会主席拉蒙·迪亚斯·艾特洛维克和中国著名青年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进行了有关创作缘起和文学理念的对话。活动由孔子学院拉丁美洲中心执行主任孙新堂主持,北语相关领导和智利、厄瓜多尔等多家使馆外交官出席了对话活动。

艾特洛维克向参加活动的观众介绍道,他出生于智利南部一个小城蓬塔阿雷纳斯,家乡是他创作的启蒙之地,也是多年客居首都圣地亚哥时常常追忆的风光,而他的主要成就则来自于“黑色小说”的创作。与多位当代西方作家类似,艾特洛维克的作品经常会以侦探的追索过程建造结构,而在故事内部,则增加了许多对于智利过往历史的追索、对于皮诺切特时代民众生存状态和心理困境的回溯。他表示,犯罪小说的“调查者”角色,无论是警察、侦探、律师或其他身份,在他的文学中的存在只有一个目的:去追索那些在那个时代被真正的警察弃之不顾的真相,重新为这个社会求得正义和公平。

作为中国年轻一代作家,徐则臣则放弃了宏大叙事,坦言自己写作最初的动机是青少年时代病中累积的倾诉欲。而目前,他认为自己写作的直接动机是“到世界去”,以一个观察者和体验者的角度来看到和参与外面的世界。徐则臣笑言,秉持着这个动机,他的人生轨迹从中国南方的小村庄开始,经过了中国所有的行政区划一直到达北京、走向世界。这种不断地出走过程不仅仅是一种好奇,同时也是一种对“生活在别处”的渴求以及从整个旅程出发重新认识起点的升华。徐则臣重新解读了一则古老的民间故事:一个得到神谕的青年,走遍世界去寻找梦中的宝藏,走遍全世界才发现宝藏就在家门前。他表示,这个经过千山万水的过程才是真正的财富。对他而言,这种追求和经历也是支持作家进行写作的合理动机。

智利驻华使馆文化官员埃德蒙多·布斯托斯对于对话活动表示了极大的赞赏。他说,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距离北京大约有19000公里,几乎是地球上最远的距离。但是通过作家间的对话、通过文学,我们让这个最远的距离变成了最近。无论地理距离如何,智利一直是、未来也将是与中国亲密的朋友。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万戴)

Foto 1.孔子学院拉美中心执行主任孙新堂主持对话活动 Foto 2.对话现场

Compart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