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1日至6月11日,受孔子学院拉丁美洲中心之邀,中国著名作家周大新和徐则臣赴墨西哥、哥伦比亚和智利三国参加了由孔子学院拉美中心主办的“中国作家论坛”系列活动。

中国作家论坛”第一站——墨西哥

Foto 1
周大新、徐则臣在墨西哥尤卡坦自治大学孔子学院讲座

6月1日,周大新和徐则臣到访墨西哥尤卡坦自治大学孔子学院并进行讲座。两位作家分别介绍了自身从事文学创作的历程及中国文学创作的现状和对未来的期许。对于拉美文学,两位作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在互动环节,听众要求两位作家各用一句话来评价墨西哥文学,周大新说“墨西哥文学是拉美文学的前锋,是开路者”,徐则臣说“因为有了胡安·鲁尔福、奥克塔维奥·帕斯和卡洛斯·富恩特斯,墨西哥文学可以理直气壮地接受全世界至高无上的敬意”。

周大新、徐则臣在哥伦比亚中央大学讲座
周大新、徐则臣在哥伦比亚中央大学讲座

第三站——智利

6月8日,“中国-智利作家对话”活动在孔子学院拉美中心一层大厅举行。智利作家豪尔赫·古斯曼和迭戈·穆尼奥斯·巴伦苏埃拉应邀来到现场。包括智利驻中国前大使马塔、中国驻墨西哥大使馆文化处杨长青、智中文化学院院长拉米雷斯     等在内,约80名学生和文学爱好者参加。

活动分三部分:发言、对话与现场提问。两位中国作家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历程、心得,梳理了中国文学的脉络、介绍了自己的作品,并与智利作家进行了交流。

徐则臣谈到,自己的作品写的是“年轻人在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中的困境、焦虑与迷惑,年轻人的可能性就是未来中国的可能性”。谈到智利文学对中国文学和自身创作的影响时,徐则臣谈到,“智利文学对中国文学,尤其是80年代以后的先锋文学影响很大,它提供了一种借鉴和视角,提醒中国作家用文学表达本土化”。“自己在创作《耶路撒冷》时,书桌上就一直摆放智利作家博拉尼奥的作品《2666》,因为站在大师的阴影下写作会有焦虑,然而博拉尼奥的作品百无禁忌,如入无人之境。”他还提到,“作品被翻译后,往往存在被误读或被拒绝的可能,且文化差异被放大,但差异并不可怕,比如《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十分含蓄,这正是中国文学独特的存在价值。探究和呈现差异的过程就是文学,因此文学的诉求在于“求同”更应“求异”。周大新介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概况和各时期代表作家,提到 “文学的使命在于探讨普遍性、人性的秘密、人生的意义、社会公平正义、人与自然的和谐”,“很高兴智利作家读出了我想在《银饰》中表现的爱、复仇与控制等主题”。

周大新、徐则臣对话智利作家
周大新、徐则臣对话智利作家

智利两位作家也介绍了智利政治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尤其是以皮诺切特政变为分水岭,智利作家关注点和创作形式发生的转变。他们仔细阅读了周大新和徐则臣被翻译成西文的作品,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评论。两位作家都提到,智利作家和民众对欧美文学的了解更多,对中国文学的了解仅限于鲁迅和个别旅欧作家,没有读到过写现代中国的作品,此次交流机会十分难得。

中智作家对话现场的来宾和观众
中智作家对话现场的来宾和观众

6月9日,两位作家受邀到智利国会图书馆发表演讲。在国会图书馆的珍本善本厅,两位作家讲述了自己的创作历程,讲述了他们的作品是如何呈现中国当代社会和现实的。之后,两位作家访问圣托马斯孔子学院维尼亚德马尔校区并发表了主题为《文学让我们心灵相通》的讲座。周大新重点介绍了作品中的“大爱”主题,徐则臣讲述了中国文学的世界视野以及自己创作中“奔跑”主题。

周大新、徐则臣在智利国会图书馆演讲
周大新、徐则臣在智利国会图书馆演讲

作家介绍

escritor 01周大新,1952年生于河南邓州,1985年毕业于西安解放军政治学院。1970年入伍,曾任总后勤部政治部创作室主任,少将军衔。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冯牧文学奖等。其作品《湖光山色》获第7届茅盾文学奖。

著有长篇小说《走出盆地》、《第二十幕》、《21大厦》、《战争传说》、《湖光山色》、《预警》、《安魂》等七部,中篇小说《向上的台阶》、《银饰》、《旧世纪的疯癫》等三十余部,短篇小说《汉家女》、《金色的麦田》、《登基前夜》等五十余篇,另有散文、剧本和报告文学作品共六百余万字。有作品被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朝文、捷克文。多部作品被改编为戏剧、电影和电视剧。《银饰》、《安魂》译成西班牙文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

 

 

escritor 02

徐则臣,1978年生,江苏东海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著有长篇小说《午夜之门》、《夜火车》、《跑步穿过中关村》、《水边书》、《耶路撒冷》,中篇小说《苍声》、《啊,北京》、《西夏》、《人间烟火》、《天上人间》、《逆时针》、《居延》、《小城市》等,短篇小说代表作有《花街》、《最后一个猎人》、《伞兵与卖油郎》、《纸马》、《我们的老海》、《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如果大雪封门》等,作品构思精巧,内容充实,文笔从容而沉静,字里行间流露着他对底层人群命运的悲悯和思考。

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第十二届庄重文文学奖、老舍文学奖。部分作品被译成德、韩、英、西、荷、日、法、意等国文字。《跑步穿过中关村》译成西文出版。

 

Compart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