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民在秘鲁”征文比赛颁奖仪式在皮乌拉大学孔子学院进行

自从十九世纪第一批华人移民登上秘鲁的土地到今天,已经过去了170多年,但是我们依然很容易地看到这些早期移民以及他们的家人和后代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宝贵财富:遍布大街小巷的中餐馆(chifa)、中国人开创的公司、具有中国人外表特征的秘鲁人、秘鲁人带有的独特的中国人的姓氏,甚至是共同的价值观。鉴于此,皮乌拉孔院于今年6月在秘鲁全国范围内举行了以“中国移民在秘鲁”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旨在让在校大学生、研究人员、教师和感兴趣的公众以征文的方式分享自己从不同的角度所感受到的中国移民在秘鲁的各种形式的存在。本次论文共有全国各地40多人报名,最后收到征文30篇。孔院邀请了国立圣马尔科斯大学教授卡洛斯·阿基诺(Carlos Aquino)博士、秘鲁天主教大学教师柯裴(Patricia Castro)博士以及皮乌拉大学人文系教师克里斯蒂娜·巴尔加斯(Cristina Vargas)作为评委从学术创新、论述严谨等角度对征文进行了评比,最后在普通组(大学生和公众)以及专业组(教师和研究人员)各选出了三名获奖选手。本次比赛得到小米秘鲁公司的大力支持,为选手们提供了丰厚的奖品,一二三等奖分别为小米滑板车、扫地机和手表。同时,孔院还为获奖选手提供了在孔院学习的全额奖学金。

在11月26日举行的颁奖仪式上,皮乌拉大学总秘书长威廉·萨帕特(William Zapata)先生代表皮乌拉大学校长对获奖选手表示祝贺并回顾了皮乌拉大学及孔院在秘鲁中国移民方面所作的研究。小米公司秘鲁负责人吕添石先生也通过视频肯定了获奖选手在这方面所作出的成就。普通组一等奖和二等奖获奖选手Milagritos Jamis和Adriana Peña在进行陈述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一度哽咽,因为她们的文章除了回顾历史,肯定了“勤奋”和“毅力”使得中国移民从地位低下的“半奴隶”的身份转变成为促进秘鲁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之外,还回顾了他们身为早期中国移民的祖辈给他们留下的各种回忆。Peña女士讲述了祖父告诉她的秘鲁地名Querecotillo的起源与早期中国人在当地卖牛排的吆喝声之间的关系以及她父亲的姓Peña可能就是中文“彭”姓。该组第三名获奖者路易达11岁就开始在孔院学习,并参加过汉语桥比赛,获得过孔院奖学金在中国学习一年。他的获奖文章强调了黑人奴隶制取消之后,中国苦力起到了替代黑奴的作用,对秘鲁农业和糖业的恢复以及整个经济的起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专业组第一名Carlos Cabrejos先生主要聚焦于位于Lambayeque大区早期中国移民的生活,卡洛斯先生引述了丰富的当时的报纸和其他纸媒上有关中国人的信息,来表现当时中国移民的生活状况及其在当地社会受到各种歧视和不公正待遇,他表达了对中国移民的敬佩之情,因为尽管他们一开始所做的都是最底层又脏又累的当地人没有人愿意做的事情,但是还是能通过日复一日的勤奋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进入贸易行业,有的甚至引起当地人的嫉妒进而遭到诽谤。第二名Edgar Deza先生的论文选题新颖,主要讲了中国移民带到秘鲁去的中草药从一开始备受歧视和诟病,到最后逐渐被秘鲁百姓和医药行业接受和承认甚至推荐,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而艰辛的过程。第三名Shirley Cortez女士则从语言的角度讲述了西班牙语里存在的丰富的有关chino一词的表达法及其特殊含义,例如cuento chino(中国故事), naranja china(中国橘子), hablar en chino(说中文), estar en la China(在中国)等等,这些表达法的特殊含义都从某种程度或某个角度表明了使用这些语言的人在当时对“中国”或者“中国人”或与中国相关的事物的认知,以及他们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所以这些表达法才会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

正如柯裴博士在其祝词中所说的,从1849年第一批中国人抵达秘鲁开始,他们就为秘鲁国民身份的形成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参加征文比赛的征文都从各自十分新颖的角度论述了这个古老的话题。在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读者会感觉到似乎登上了一艘开往自己内心深处并从中寻找自我、寻找那个被称作“秘鲁人”的身份之旅,神秘、丰富而有趣。皮乌拉大学孔院也正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比赛能进一步推进中国移民在秘鲁的研究,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从而进一步加深秘中人民的相互理解,让这朵一脉相承的花更灿烂地开放在太平洋对岸的这个国家。

供稿:马征

到场获奖选手合影
获奖选手与小米提供的奖品合影
普通组一等奖选手发言
专业组一等奖选手发言
评委柯裴博士发言
评委卡洛斯博士发言
Compart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