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PUC大学孔院 语合中心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中心

当地时间10月10日,智利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语合中心-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中心及智利天主教大学传媒学院联合在智利天主教大学传媒学院报告厅成功举办了题为《中国电影中的历史与记忆》的讲座。此次讲座的主讲人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教授。出席活动的嘉宾包括智利天主教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宝琳娜·戈美姿、语合中心-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中心主任罗伯特·拉封登、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顾红娟、何塞·路易斯等。讲座由传媒学院知名教授费尔南多·阿库纳主持,语合中心-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中心宋小西担任翻译,一百多名师生、文化界人士及电影爱好者参与了此次活动。

参观校园

与孔院中、外方院长、教师及语合中心拉美中心人员合影

在讲座中,戴锦华教授以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归来》开篇,引入主题,阐释了中国电影艺术如何重现历史与记忆。随后,她以三部影视作品——《钢的琴》、《白日焰火》和《漫长的季节》为例,从电影故事所承载的多重历史叙述角度,深入剖析了中国东北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留下的深厚历史及人们如何借助电影再现这一段历史记忆。戴教授还特别提到智利观众熟知的导演娄烨及王家卫,分析了这两位著名导演在《推拿》和《一代宗师》两部优秀影片中分别讲述的“看不见”和“看得见”的中国故事。最后,她还强调到,关注新生代中国导演用年轻人的表达方式再现历史与记忆也尤为重要,比如顾晓刚导演的电影《春江水暖》,用电影这种艺术形态去融合传统中国美学。

讲座现场讲座结束后,观众提出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电影不仅呈现一个故事,有时也是社会历史片段的重现,如何从历史、文化、社会多角度出发,对电影进行评析;电影批判的界限在哪儿;中国电影艺术创作中批判性问题等。戴锦华教授与观众进行了深入交流,进一步探讨了历史与记忆在中国电影中的再现及其社会意义。

与智利天主教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合影

当天下午,戴锦华教授拜会了智利天主教大学常务副校长吉列尔莫·马歇尔,还访问了传媒学院,与学院领导、老师们探讨了未来互访、影视制作专业学生培养以及两国影视作品交流的可能性。

与智利天主教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右三)合影

 作为中国电影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戴锦华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视角独特,不仅为智利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电影和文化的机会,也通过探讨中国电影中的历史与记忆再现,促进了观众们对全球历史的思考,进一步加强了中智在文化与学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当地媒体采访

Compart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