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中国的故事”——秘鲁皮乌拉大学孔子学院成功举办线上奖学金经验分享会
当地时间11月11日晚八点,我孔院举办线上奖学金生经验分享会,参会者达六十余人。本次分享会主要邀请了六名曾经在孔院学习过、后来又申请不同类型的奖学金去中国学习的秘鲁学生,他们慷慨地向孔院学生和参会人员分享了自己在孔院和中国学习的经验,讲述了自己和中国的故事。
外方院长威廉先生首先致辞,对孔子学院建院十一年以来为皮乌拉学生提供的各种机会给与了极大的肯定,也表达了对奖学金生的祝贺。
接着今年刚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卢云山给大家讲述了他申请奖学金时的心路历程。他还给大家介绍了他现在在线上课的情况。虽然由于疫情原因他暂时未能到中国学习,不能有更多的练习中文、跟同学们交流的机会,但他也一直紧跟着课程节奏,熬夜上课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孔院奖学金和政府奖学金生李雪梅详细地跟参会者介绍了申请奖学金所需要进行的各方面的准备。她详尽地介绍了自己的经验,也给大家讲述了她得到奖学金后刚到中国学习语言时的情况及心境转变,由开始的些许胆怯到后来的喜欢。她说在中国认识了许多好朋友,也见识了许多不一样的事物,收获非常大。
另一位孔院和政府奖学金生苏美兰以更为生动的方式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精心制作的PPT给大家讲述了在中国学习时可能遇到的各种个问题,如“在中国的大学里上语言课和专业课是什么样的体验?”“在中国你只能结交外国朋友吗?”“上一节全中文的专业课真的很难吗?”“除了学习,在中国你还能做什么?”等等。她说一开始刚到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学习汉语时也有各种不习惯,但是却在努力学习和参加学校、大使馆组织的各种活动的过程中,逐渐爱上了中文和中国,因此在孔院一年的奖学金结束后,她毫不犹豫地报考了HSK5级并申请了政府奖学金到中国学习本科课程。此间,她学习努力,还拿到过学校的“学习优秀奖”。
陈晓娜是一位具有中国血统的秘鲁学生,因此她对中文更具有一种特殊的情愫。陈晓娜说她也是先获得孔院的奖学金在中国学习了一年,2015年她又通过了HSK6级考试并有幸到中国学习大学本科,感受中国文化。在中国学习时她还去了上海、西安、哈尔滨等城市旅游。她说学习汉语可以让自己跳出“舒适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了解文化差异。自己的生活由于学习中文变得十分丰富多彩,而且充满了各种机遇。
孙佳给大家介绍了她开始学习汉语不久就代表秘鲁参加汉语桥时的经历,她从2011年15岁便开始在皮乌拉孔院学习汉语,分别在2013年参加了中学组和2016年大学组的汉语桥比赛,并获得秘鲁赛区的第二名,赴华参加“汉语桥”总决赛观摩营。在首都师范大学学习了一年之后便申请了政府奖学金到对外经贸大学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她积极活跃,学习之余,经常参加大使馆和秘鲁学生在华协会组织的各种活动,有着非常丰富的不一样的体验。
最后一位奖学金生米言然更是孔院奖学金的“全能选手”,她给大家介绍了自己参加孔院夏令营项目之后申请孔院一年奖学金在首都师范大学学习的经历,以及她现在正在攻读孔院“国际汉语教育”本科学位的经验。她告诉大家正是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她发现了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从而放弃了之前选择的大学专业,转而学习汉语教学,并有志于将来为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她说在中国大学里生活非常便利,除了学习之外,她还得以结识了许多很要好的朋友,获得了很多难忘的经历。
期间,参会者还纷纷提出了自己有关奖学金以及在中国学习、生活的疑问。例如,申请奖学金的年龄限制、具体要求、多长时间能适应中国的生活、想家怎么办、现在申请奖学金的竞争是不是特别激烈等等。
最后,中方院长马征对各位分享经验的奖学金生表示了感谢。她说,这次能聚齐6个奖学金生给大家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也是我们孔院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这也得感谢由于疫情新生的这个网络平台。她还说,要真正了解一个文化,就得去亲身体验她,希望大家都能像这些奖学金生一样,坚持努力学习汉语,申请奖学金,有朝一日能去中国学习,能用自己的双眼去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而不总是道听途说。中国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国家,她一定会张开怀抱,等待大家的到来!
供稿人:马征、邢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