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美好未来 语合中心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中心成功组织“中文之美,利用科技教汉语”网络研讨会
2022年4月20日,是第13个联合国中文日。应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和中文联盟共同发起的“中文:共筑美好未来”活动倡议,语合中心–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中心精心组织“中文之美,利用科技教汉语”网络研讨会,诚邀中拉专家学者与拉美地区150余名中文教师及中文学习爱好者汇聚云端,共赏文字视域下的中华文化之美,共商科技赋能国际中文教育的美好未来。会议由语合中心拉美中心主任罗伯特·拉封丹(Roberto Lafontaine)主持,中拉联网社交平台总监帕梅拉·阿罗斯提卡(Pamela Aróstica)等中拉嘉宾出席会议。

阿罗斯提卡总监回顾了多年前学习中文时遇到的教师、教材匮乏的实际困难,指出,随着近年来中拉教育及人文交流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拉美教育机构开设了中文课程,为拉美民众特别是青年发展提供了助力。中拉联网社交平台将与语合中心拉美中心深入合作,跟踪宣传中拉人文交流各类活动,覆盖更多受众,一道为促进中拉友好交往与人民友谊做出更多贡献。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孟德宏以“秋”“和”二字为例,阐述了汉字作为视觉和听觉的综合,是有声有色、有情有义立体的中华文化符号。他指出,汉字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国思维乃至全人类共通的美美与共、和合圆融的价值观。新媒体时代,科技赋能将让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便捷。

智利平面设计艺术家丽芳(Lai Guim)分享了在中国零基础学习中文,将中文与拉丁字母有机结合、完美融合于艺术设计的宝贵经验。她认为,中国千年的文化底蕴涵养了中文雅致、神秘而独特的魅力。中文的意义不仅在于她是13亿中国人的母语,更在于她已经并将继续为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中文学习爱好者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本土教师茹晨曦(Verena Veludo Papacidero)介绍了如何利用在线词典开展中文教学与自学。互联网及新媒体时代,在线中文词典种类繁多,功能强大,涵盖了听说读写及语义解释与扩展等各方面内容,充分展现了现代科技为中文教学带来的便利。

秘鲁天主教大学学者罗明基(Luis Miguel Rojas)从自身研究的中国文字与安第斯土著民族语言文字区别与联系的角度,分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各民族文化共通之处。他希望拉美各国更广泛深入地开展中文教学,特别是要覆盖土著民族的聚居区,为拉美的土著居民提供更多接触中文并助力发展机会。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研讨会将中文教学与科技发展相融合,探讨的话题既切合实际又着眼长远,收获很大。此外,嘉宾还就中文教学、中拉语言文字对比等问题同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