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湖北大学“光影中国”赴拉巡讲圣保罗站的圆桌论坛成功举办,这也是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第九届中国电影展的其中一项活动。圆桌论坛以《走走停停:当代青年的家庭、爱与成长》为主题,由圣保罗大学电影与广播电视系教授塞西莉亚·梅洛(Cecília Mello)主持,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担任主讲人

戴锦华教授作为中文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研究学者之一,她的发言深刻而引人入胜,重点探讨了家庭、爱与成长在当代中国电影中的重要位置。她指出,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介,不仅仅是娱乐的工具,更是文化和社会价值的反映。在中国,家庭始终是电影叙事中的核心元素之一,而这一元素的演变恰恰反映了中国社会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变迁。

在论坛中,戴锦华教授分析了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与挑战,结合电影《走走停停》展开了对中国青年现状的反思。戴教授指出:“电影‘走走停停’里表达的,大城市虽然有更多机会,但就业压力和生活成本让许多年轻人感到无力,所以出现了‘内卷’和‘躺平’现象。影片的故事恰好反映了这个现实,许多年轻人为了追逐梦想离开家乡奔向大城市,但最终又因压力选择返回故乡,然而不久之后他们又会回到大城市,开始新一轮的奋斗。这部电影揭示了当代中国青年的两条主线:一方面是充满轻松与幽默的喜剧性叙事,另一方面则是年轻电影人借此讲述自己的故事。”

在与梅洛教授讨论当代中国电影的整体情况时,戴教授强调,21世纪初中国电影曾一度面临消失的危机,但在过去的十年间,中国电影实现了复苏,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她表示:“中国电影行业在快速崛起的同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中国的电影人仍在学习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制作模式,虽然我们已经具备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影摄影棚和最先进的电影技术,但许多电影人意识到,简单模仿好莱坞或追随欧洲电影的道路并不可行,必须探索属于自己的创作道路。”

现场提问环节,戴教授与观众就中国纪录片的现状、贾樟柯导演的作品和成就以及电影创作中的审查制度对电影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戴教授表示,中国电影和社会的变迁是不断交织在一起的,她鼓励在场的观众继续关注中国电影的发展,尤其是新兴电影人的作品。她希望通过更多的跨文化对话,让中巴两国观众能够在电影中找到更多共鸣与理解。

本次圆桌论坛在热烈的讨论与互动中圆满结束,许多观众表示,通过戴教授的讲解,他们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中巴两国电影的交流充满期待。

Compart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