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25日上午,安巴孔院举办线上期中教学研讨。活动邀请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讲师杜京喆以《如何构建开放的主题式任务教学课堂》为题作经验分享,来自美国、巴西、智利、巴巴多斯、苏里南、澳大利亚、西班牙、奥地利等多国孔院的中方院长和汉语教师等三十余位同行参与交流。

研讨会主题屏幕

杜京喆老师有着18年的汉教经验,曾在墨西哥和智利孔院工作,在差异化教学方面有过多年的探索与积累。针对孔院课堂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学习需求、学习目的、学习能力、学习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杜老师系统分析了学生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借助大量的真实案例介绍了主题式、任务型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在差异化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此外,杜老师还慷慨分享了近期与委内瑞拉孔院合作的慕课,通过自制短视频解决了传统汉语课堂学生理解不均衡、练习不均衡、互动不均衡等问题,特别是翻转式课堂概念的引入让与会人员都耳目一新。杜京喆老师还与老师互动交流,听取同行在差异化教学方面的摸索与困惑,耐心解答疑问。她指出,汉语教学的目的不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汉语专家,而是让他们在过程中感受乐趣并享受其中,从汉语能力提升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得到了老师们的广泛认同。

肖宇是安巴孔院华人子女小学生班的任课老师,学生中最小的四岁,最大的十一岁,为了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学得开心、学有所成做了很多尝试。他说,这次研讨让他对差异化教学有了系统认识,借助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和任务设计,实现汉语课堂的因材施教、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他深受启发。研讨当晚,他就活学活用,按照杜老师的建议用中文歌曲《学猫叫》欢迎学生们的到来。当看到早到的孩子们跟着哼唱,晚到的孩子为了不错过学歌说下次也要赶早,他对寓教于乐、把汉语带入生活下定了决心。

杜京喆老师与同行交流

中方院长陶国霞主持研讨,她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破题,强调了疫情考验之下安巴孔院倡导汉语课堂差异化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外方院长乔昕(Diamond Joseph)、副院长葛尔菲(Gayle Greene-Phillip)分别致辞,介绍疫情影响之下安巴孔院在网络教学上的积极尝试,分享了各自对教学研讨重要性的认识与理解,在感谢和肯定孔院教师辛勤付出的同时,表示安巴孔院愿开放研讨资源,努力搭建一个跨国界、跨地区、跨学科的专业交流平台。

期中教学检查为期一周。期间,安巴孔院还组织了全体教师交叉听课,一对一反馈课堂亮点与改善意见,旨在帮助老师增进交流,强化合作,从而提升孔院师资队伍的黏性与韧性,为孔院实现“品质、有效、融合”的汉语教学做好人力支撑。

            安提瓜和巴布达孔子学院供稿

            图/文 朱锐

                                  2021年2月26日

Compartir